今天是狼山陪伴你的第 3634 天以下是文字版有了车以后,经常能听到别人说:车子这个东西啊,越修越容易坏。
这话到底有没有道理或者说依据?今天我来告诉你答案。
01维修过程中可能引起其他故障汽车维修,其实跟我们人去医院看病一样的,要医生先诊断,然后该吃药吃药、该打针打针。
但修车,要是用了一些诊断失误的方法,可能就会造成其他设备的损坏。
就像修过的、翻新过的手机,质量也没有原厂的好,一样的。
这篇论文里面,就记录了一种电子系统的诊断方法,叫做“短路试验法”。
蔡军.汽车关键部件故障的相关性分析[D].山东大学.这个方法是主动把疑似损坏的电路或者是设备短路掉,再观察电路或者设备有没有变化,用来确定故障部位。
不过用这种方法,有可能会因为短路的时候电流过大,从而损坏其他的电子设备,这就有点尴尬了。
那顺利诊断出故障之后,还要对故障进行维修吧?很多部件都是需要拆卸之后才能修的,在拆的过程中,有可能把其他地方给拆坏了。
比如拆中控台,有可能塑料卡扣「嘎」一下断掉了,装回去之后不严实、松动、开起来产生异响,都是有可能的。
又或者是清洗节气门的时候,拆装不仔细,导致进气管没插到位,或者是废气管松动,也有可能导致发动机抖动、加速无力、亮故障灯。
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之前发布过一个《广州市汽车售后服务与维修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》,上面的数据显示:《广州市汽车售后服务与维修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》超过4成的受访车主表示自己的车子有过二次返修的情况。
其中,“维修过程中商家造成的损坏”就排在前5大原因之中,说的就是维修修出新问题来了。
诊断、拆装都有可能造成车辆损坏,所以说“越修越坏”这个说法,确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02修理可能会造成性能偏差再来,就算正常修好了车子,性能表现也有可能不如原厂,甚至老是发生故障。
就拿拧螺丝来举例子好了,车子上很多部件不都是要螺丝拧上去的嘛?其实是有扭力要求的。
比如轮胎、轮轴这些地方,拧螺丝的时候,要用到一个叫做“扭力扳手”的东西。
具体要拧什么2圈半、1圈半的,也就是它的上面有详细的刻度和扭力。
但是扭力扳手也存在误差,以最高精度的1级扭力扳手来说,至少还存在1%的误差,没办法达到原厂的装配水平。
而且有些修理店甚至都没有这么高精度的扭力扳手,拧得太松了,有可能掉下来;拧得太紧了,有可能就折了或者断了。
所以说,维修过的螺丝,发生故障的概率要比原来的大。
刚才讲的还是些小东西,如果是发动机、车身这些大部件要修的话,就更难达到原有的性能水平了。
清华大学出版社的《汽车运用工程基础》这本书里有讲到:由于维修企业的维修设备和安装技术水平等等原因,车子经过大修之后,可靠性是会有所下降的。
03配件质量也会影响故障率除此之外,如果在外面的修理店修,配件的质量也会对车子的故障率造成影响。
主要是因为原厂配件基本上都是厂家直接调配的,配件的流通管理也很严格,原厂配件一般只有直营4S店才有得卖。
外面大多数修理厂,基本上都没有这些个原厂配件,那该怎么办?用副厂件来替代。
当然了,副厂件这个东西我们不能一竿子打死,也不是所有副厂件的性能都不如原厂件,有些确实和原厂件一模一样了。
但关键就在于,它不是每一个都靠谱,质量就是存在良莠不齐的。
拿刹车片举个例子,国家标准《汽车用制动器衬片》里面对刹车片的厚度、磨损率都是有规定的。
原厂配件肯定是符合标准的,但副厂件就不一定了。
国家质检总局曾经对市面上的刹车片进行了个抽查,结果显示:不合格率超过13%。
达不到标准的刹车片,很快就会磨损或者直接就损坏了。
好比你手机屏幕坏了,去路边的小店里换屏幕,可能换到的是正版一模一样的;也有可能直接就是块假玻璃,或者是山寨伪劣产品。
看起来玻璃很清晰的,屏幕也OK的,结果按上去、划屏幕没反应的。
04车子久了本身就容易故障最后,车子发生故障的概率本身就和时间有关系。
还是上面那篇论文,上面还讲到:蔡军.汽车关键部件故障的相关性分析[D].山东大学.车子在投入使用之后,故障率会随时间变化,大致会分成3个阶段:早期故障期、偶然故障期和耗损故障期。
处于偶然故障期阶段,车子的故障率很低的,就算偶尔出点问题,修好就好了。
时间长了,车子老起来了,进入耗损故障期这个阶段,车子的故障率就明显上升了。
一些零部件出现故障的时候,往往也就意味着这个车子其他的相关部件也差不多了。
有时候虽然2个故障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,但是由于频繁修车,也会给人一种“车子越修越坏”的错觉。
05关于汽车维修保养的疑问那车子需要维修保养了,到底是去修理厂比较好,还是去4S店比较好?都知道4S店保养贵,为什么70%的人还是选择去4S店做保养?这些我都给大家做好了,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「修理厂」、「4S店」,就能看到了。
读干货学养车,养车不花冤枉钱怎么养车更实惠?我给你总结好了,东西不多,样样精品